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国际陆港动态 >
徐州:助推经济圈 港产城融合发展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18
分享到:65.3K

2月25日,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由徐州中欧班列与新沂保税物流中心合作的国际班列从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顺利发出。标志着徐州中欧班列推动开放平台“多点联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班列+”服务体系进一步建设完善。
 
3月8日,中林陆港产业园项目建设施工现场,运输车来回穿梭,机械轰鸣声、工人号子声交织成一曲建设“交响乐”,整个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中,施工现场繁忙而有序。
 
不远处,庞夹路上的徐州淮海国际陆港南岗定销房一期项目现场,也是一派机器轰鸣,施工正忙的景象。该项目共计规划高层住宅楼10栋、幼儿园1栋,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善港务区棚户区及城中村居民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品质。
 
阔步新征程,在春天里吹响奋进的号角。
 
作为省、市内陆开放型高地的经济先导区,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正坚定不移地梯次推进“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围绕 “1234(中欧班列这一核心载体、陆港水港“两港”、三大主导产业、四大园区)”战略路径,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沿线领先、全国排名靠前的内陆型国际中转枢纽港,奋力实现“强势起步、加速提升、跨越发展”。
 
 
◆“班列+”扩容
 
加速双向开放
 
“一定要严格登记,检查健康码、行程码!”3月9日, “淮海国际陆港”海关监管区内,货场工作人员正对进出车辆进行登记、检查,货场内,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早已满载货物,等待着下一列中欧班列的启程。
 
中欧班列是徐州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加速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徐州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72列,同比增长110.7%,实现了“开门红”。 2021年,徐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411列,累计完成贸易额约5亿美元,同比增长106%。连续三年保持100列以上的年均增速,增长率居全国前列。到当年末,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1000列,可通达欧亚17个国家、40多个城市,东向拓展3条铁海联运线路,“四向通道”逐步打通;强力带动产业发展,招引落地华东地区最大的纸浆分拨华贸物流中心,建成成品车基地等项目,“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日渐成型成势。
 
今年,徐州中欧班列还将积极融入省班列公司,确保全年开行超500列,并按照“本地产业、招引产业、贸易落地港务区企业、过境货源”的先后顺序提供班列服务,吸引更多商贸物流企业入驻港务区,带动本地产业发展。
 
全面建设淮海经济区陆港新通道,向东加强与连云港港、宁波港、上海港对接,拓展铁海联运线路;向西探索开行东南亚方向线路。积极引入多元化运营主体,深化与国铁集团、中集集团、丹麦马士基等国际国内企业全方位合作,构建市场化利益分成机制,不断增强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丰富发展“班列+”模式,加强内外部货源整合,持续推进以公共班列为核心、定制专列为重点、双向拼箱为特色,服务于地方经济;积极在中欧班列沿线设立“海外仓”,提升回程揽货率,提高货品附加值,促进中欧班列双向均衡运行。
 
 
◆“两港”联动
 
加速互联互通
 
水清岸绿,货船穿梭,3月13日,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装卸生产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满载的货船正从这里奔江达海,走向世界。
 
顺堤河作业区是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两港”建设中的 “水港”,也是淮海国际陆港 “公铁水”联运的重要载体。在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使用的基础上,顺堤河作业区二期工程作为省重点项目,目前正在加紧推进中。
 
为加快完善“两港”功能,今年,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正积极编制口岸功能规划实施方案,明晰陆港和水港功能布局,统筹谋划近期实施任务和长远目标,制定功能性项目建设的“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确保一个项目一张清单,节点化推进落实。
 
围绕陆港铁路集散中心,一季度开工建设集5集6轨道工程(集装箱堆场)、进口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等功能性项目,预计年底前可建设完成。持续推进海关监管点功能预留区、内贸集装箱堆存区、未来发展功能预留区项目。寻求政策突破,积极对上协调,探索申报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预计年内陆港国际贸易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并配套贸易、金融、海关、结汇中心等一体化服务功能,全面推动淮海国际陆港具备国际陆港功能。
 
围绕水港顺堤河作业区,加快协调推进二期码头岸线审批工作,预计6月份顺堤河二期工程可开工,计划建设12个2000吨级装卸泊位,配套集装箱堆场、仓储区等功能;争取年底前获批顺堤河海关监管作业场项目(海关监管点),完成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持续推进、积极申报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为打造多式联运基地提供功能性支撑。
 
 
◆产业兴园
 
加快集群发展
 
抓产业项目就是抓发展,大项目引领大发展。
 
新春伊始,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2022年首批15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掀起了大抓项目、大抓产业的奋斗春潮。
 
据了解,2022年,港务区共排定重大产业项目22个,年度计划投资约27亿元。其中,以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为代表的7个现代物流项目,年度计划投资8.5亿元;以四方锅炉低碳环保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为代表的6个装备制造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7亿元;以米沙瓦高端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为代表的6个生物医药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亿元;以陆港、水港“两港”功能改造提升为代表的三大功能提升项目,年度计划投资6.4亿元。这些项目将全面融入港务区梯次推进“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战略,助推徐州淮海经济区陆港新通道建设。
 
坚持项目为王,聚力精准招商,构建以做大现代物流,做强临港智能装备和大宗商品精深加工产业为主导的“一大两强” 特色产业体系,港务区上下坚持紧盯重点企业、重点客商、重点区域,综合运用产业链招商、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大力招引与陆港功能优势契合度高、带动性强的国际国内龙头型、链主型产业,以产业立园、产业兴园,全力以赴建设四大园区。
 
现代物流产业园区重点招引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现代金融、总部经济服务贸易等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贸易公司入驻。都市工业示范园聚焦电子信息和智慧医疗两大领域,全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临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大宗商品精深加工产业,大力招引化纤、纺织、粮油等运输量大的内陆运河型项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坚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与提升传统工业相结合,推进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以装备制造为主、绿色建材为辅的先进制造业。
 
发展靠项目支撑,成事靠作风保障。为高效抓好项目建设,港务区要求22个重大项目的包挂领导、包挂单位和责任人 “一线工作”,提供“保姆式”服务;持续推广“拿地即开工”机制,坚持“土地征迁挂牌”“建设手续审批”和“项目开工准备”三条线并联推进,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产城融合
 
加快打造陆港新城
 
“1月份拿到了新房钥匙,现在大伙儿都正忙着装修、收拾新家。”3月10日,在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柳新镇苏家村集中居住区,处处喜气洋洋,村民们正忙着布置新家。
 
苏家村集中居住项目共计5栋3层的小楼,总投资1800余万元。“我家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早就成了‘老破小’,住着很不舒服。现在这房子,采光好、环境好,我真想马上就搬进来。”自小区开始建设起,村民苏世白就一直关注施工进度,过几天就要到工地了解情况,看着即将入住的新家,苏世白颇有感慨。
 
以产促城,以城兴产。围绕梯次推进“港—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港务区坚持围绕新面貌、新内涵,科学编制陆港新城建设规划,有序打造产城融合发展的陆港新城,科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障功能布局和产业园区建设。今年,港务区将大力实施道路“通达工程”,开工建设莲湖路、柳沿路两条主要骨干道路,推动南北两港有效衔接,年底前完成柳沿路下穿高速段道路工程;建成工业五路和智造五路两条园区道路,有力推动垞城科创园投入使用。着力推进学校、医疗及定销房等配套项目建设,8月底前建成普汇学校新校区一期及过渡校区;年底前完成港务区人民医院一期工程、南岗及柳新矿定销房和公租房主体工程的50%,切实提升民生福祉。
 
跳出徐州看陆港、站在全球看陆港。港务区人正以奔跑的姿态,在奋斗的春天里追梦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