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海7月4日电(记者贾远琨)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6个月,长三角地区已累计开行中欧班列2538列(含回程),运送货物26.6万标箱,同比增长12.8%。“钢铁驼队”往来奔驰于亚欧大陆,架起了国际经贸合作的“桥梁”。
近年来,长三角中欧班列开行方向、数量、频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从2017年的年开行1122列、回程占比5%,到2023年的年开行4185列、回程占比36.3%,重箱率100%,长三角中欧班列助推地区外贸升级,也为国际经贸合作“赋能”。
中欧班列装运的货物日益丰富,货品品类不断扩容升级。除了广受欢迎的义乌小商品、苏南纺织品、服装外,更具产品竞争力和高附加值的光伏组件、汽车配件、机械装备、白色家电等也不断进入欧洲市场。返程的货物品类也从早期的木材、汽车零配件等逐步扩展到机电产品、食品、医疗器械、机械设备、酒类等,实现了多样化发展。
一头连着“世界超市”义乌,一头连着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马德里,两地间有大量物流和贸易服务需求,为义乌中欧班列开行和快速发展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土壤,约180万种义乌小商品通过中欧班列销往世界各地。安徽黄山茶叶、浙江永康五金工具等地方特色产品也随着“钢铁驼队”走出国门。
与此同时,长三角中欧班列运营模式不断创新,持续提升运行品质和效率。比如,铁路、海关、港口合作推出连云港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模式,利用出口箱的闲置空间让小批量货物“搭顺风车”,解决了凑整发运的漫长交货期和等待时间,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南京海关采取改革通关模式、加强信息共享、推广“快速通关”模式等诸多举措,帮助企业将申报成本降低20%左右。金华南站投用的智能集装箱场站管理系统,将原先分割的货运电商系统、车站货运系统、货票系统等连成一体,实现了集装箱作业的无纸化全流程智能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