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万标箱,同比增长19%;完成货物吞吐量7784万吨,同比增长13.46%,增幅在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今年以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主干线继续实现高速增长。1-6月,渝桂铁海联运班列共计开通809列,同比增长206%,运输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72%。
7月5日,一列从重庆发车的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行30多个小时后,抵达终点站——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
该中心站于6月30日启用,是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最后一公里”的标志性项目,能减少班列在铁路与港口之间转换的物流成本,提高转运效率。
“中心站距离钦州港码头作业区直线距离不到1公里,转运车运输距离比以前少了3公里左右。”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副站长梁羽说。
据了解,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运的是一期工程。接下来,广西将推动中心站与北部湾港钦州集装箱港区堆场一体化运营,打造现代化、智能化、效率高、服务优的一流场站,实现“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的无缝对接。
抓住开放发展新机遇
广西全力参与建设陆海新通道
广西北部湾港包括钦州、北海、防城港三个港区,是陆海新通道的主要出海口。
相较之下,钦州港的不少优势——如港口作业能力较强、具备综合保税港区和多项指定口岸资质、具备宽阔的港口后域空间等,适合发展临港物流和国际贸易聚集产业。
因此,在陆海新通道谋划之初,钦州港被确定为集装箱铁海联运的枢纽。
但在当时,钦州港有一个明显的短板——铁海联运基础设施薄弱,港航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亟待提升。随着陆海新通道的迅速发展,钦州港可能成为大通道建设的瓶颈。
如何破局?广西的做法是:建大港口。
广西将北部湾港建设作为重点,集中各级财力与资源,加速修建了一批重大项目,扩大北部湾港尤其是钦州港的运载能力。
历时不到一年,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顺利投运,钦州港铁海联运基础设施有了质的飞跃。
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可谓广西深度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缩影。
“陆海新通道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建设等国家战略,为广西全方位融入国家开放大格局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谭秀洪表示。
她说,陆海新通道让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实现联动发展。广西要与重庆等西部省份一起,扩大与通道沿线的经贸合作与产能互动,共享开放发展新机遇。
秉承这样的理念,广西上上下下、从内到外,都高度重视和全力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
2018年初,广西成立陆海新通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专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广西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各项工作。
同时,广西制定了加快建设陆海新通道三年行动计划,并陆续出台《关于优化通关环境畅通陆海新通道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上助推陆海新通道发展。
在基础设施方面,广西加快推进港口、出海出边出省铁路公路网络和大型物流园区建设。从200多个项目中,“筛选”出52个重大项目和12个“破瓶颈”项目,专班跟踪督促项目建设进度。
另一方面,广西率先与重庆联合成立运营平台公司,集中政府、港口、铁路、物流基地等资源,通力合作拓展“软联通”海铁联运班列运营线路。
同时,为让抵港的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货物迅速通达全球,广西增开从钦州港直达香港、新加坡的“天天班轮”航线,有力提升了通道的市场竞争力和吸引力。
这些投入带来了可喜的回报——
2017年,渝桂班列共开行48列,并于当年通过中欧班列(重庆)实现与“一带一路”的无缝链接;2018年,陆海新通道开通北部湾港连接西部六个省区市的5条海铁联运班列,共开行1154列。
今年上半年,广西北部湾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0万标箱,同比增长19%;完成货物吞吐量7784万吨,同比增长13.46%,增幅在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前列。
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媒
多方合作开启陆海新通道建设
在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程中,广西不仅是重要的共建者,更是最早提出合作概念的倡议者之一。
时间回到2016年3月18日。
就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交通物流方面的合作,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新加坡港务集团(PSA)进行了初步探讨。
三方初步设想:“重庆铁路港-广西北部湾港-新加坡港”三港联动,实现“一带一路”无缝衔接、内陆口岸与全球连接、中西部与东盟联动发展。
同年5月13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与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共同推动通道物流建设、国内国际贸易、金融资本服务、资源互导共享等事宜。
此时,陆海新通道已具备雏形。
2017年2月,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新双方指出,中新合作的前两个国家级项目——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均是以工业园区和城市建设为核心内容的开放“点”上的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能否有所改变?
各方认为,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建设,以点带线,打造一条连接“一带一路”的国际大通道,充分拓展沿线合作空间。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新双方提议,探讨建设一条通过北部湾—新加坡—重庆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结合的陆海贸易路线。
于是,陆海新通道的前身——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当时简称“南向通道”)首次被正式提出。
广西捕捉到这一发展新机遇。2017年3月,广西专题调研组从贵州到重庆,一路考察沿线铁路、公路基础设施、重要工业园区,并与两省市政府主动对接洽谈启动“南向通道”合作事宜。
当年4月,重庆派出近40人工作组,从广西沿海到沿边、从港口到口岸,进行深度考察调研。
双方一致认为,两地的开放资源互补性极强,应集中优势、加强合作,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尽快启动“南向通道”海铁联运班列测试。
“双方迅速达成共识,然后开始了测试班列的准备工作。”中新(重庆)南向通道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渝培回忆说。
2017年4月28日,广西成功开行钦州港-重庆测试班列;5月10日,重庆开通至钦州港的铁海联运班列,实现班列双向运行。
从测试班列来看,这条线路比传统运输时间缩短了15-20天。自此,西部地区的货物有了“一路向南”的新选择。
2017年8月31日,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渝桂黔陇四省区市政府代表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
“南向通道”省际合作机制正式成立。
2018年11月12日,中新两国正式签署《关于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合作谅解备忘录》,“南向通道”正式更名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
合力推动西部地区共商共建共享
充分释放陆海新通道发展红利
2018年4月20日,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在重庆召开关于陆海新通道的2018年中方联席会议。内蒙古、四川、云南、陕西、青海、新疆6省份受邀参加。
会议最后发出“重庆倡议”,欢迎沿线省份共同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
“陆海新通道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推动西部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服务新时代西部开发开放。所以,积极推动西部各省区市加入共建机制,是通道完善发展的必然趋势。”广西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西部各省区市都具备一定交通、城市、物流节点基础条件,具备合作的基础。比如,四川、重庆、广西、陕西、云南等地外向型产业和国际贸易集聚发展;贵州、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宁夏等地各具资源禀赋……
陆海新通道的出现,为西部地区携手共同开启新一轮开放开发提供了新契机。通道的“朋友圈”逐步扩大:2018年6月,青海省宣布加入共建陆海新通道工作机制;两个多月后,新疆加入;今年,云南、宁夏、陕西相继加入……共建陆海新通道省区市扩大至9个。
随着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陆海新通道高度集聚资源、有效促进互补互动,发展速度明显提升。
今年以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主干线继续实现高速增长。1-6月,渝桂铁海联运班列共计开通809列,同比增长206%,运输集装箱量同比增长172%。
“通道还有提升空间。接下来,重庆与广西等省区市将进一步加强合作,持续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让西部省区市进一步享受这条通道带来的红利。”重庆市口岸物流办相关负责人称。
相关新闻》》
广西钦州港铁路年装卸能力由15万标箱跃升至105万标箱
“这批刚刚进港的货物,最后将通过铁路集装箱班列运往重庆。”7月5日下午,广西钦州港码头一派繁忙景象——几艘万吨级货轮停靠在码头旁,在指挥手的指挥下,几个大型龙门吊将船上的集装箱一个个吊运到集装箱车上,然后运往几百米外的铁路港口作业区,等候登上铁路集装箱班列。
“得益于陆海新通道建设,到钦州港中转的货物越来越多了。”广西北部湾港钦州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延说,“钦州港是一个天然深水良港,1994年才开港,算比较‘年轻’的港口,但发展非常迅速。”
2014年,钦州港被广西定位为北部湾集装箱枢纽港,在广西集散的集装箱货物大多在钦州靠港上岸。当年,广西还在钦州港码头两公里外建起了钦州港东站集装箱站,2015年开通运营,就是现今钦州港海铁联运的雏形。
2017年,随着西部各省区市加快合作,陆海新通道建设快速推进,钦州港成功开通至香港、新加坡的“天天班”航线,钦州至波兰马拉舍维奇、钦州至德国杜伊斯堡的中欧班列以及“渝桂新”“陇桂新”“川桂新”“云桂新”海铁联运班列也陆续开通运营。流通的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增加至现在的汽车配件、摩托车、电子元件、纸浆、椰奶、平行进口汽车等40余个品类,钦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也由2014年的70万标箱跃升至2018年的232万标箱。
“以前,我们10多个指挥手就能轻松完成集装箱的装卸指挥,现在不够了。”正在码头指挥装卸的指挥手李振辉说,现在进出港的货物太多,指挥手由一个班10多人增加到6个班70余人,每天“三班倒”,每人每天要指挥300—500个集装箱的装卸。
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副站长梁羽也说,以前,东站只有3条装卸线,每天仅能装卸列车4至5列,年装卸能力仅15万标箱。东站看似离码头不远,但从码头卸下集装箱,再转运吊装到列车上,中间起码花费数小时,影响了海铁联运的效率。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解决海铁联运发展的瓶颈问题,2018年7月16日,广西开工建设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该项目总投资约9亿元,占地约1200亩,由东站作业区和港口作业区两个工程单元组成。
其中,东站作业区新建一条货物装卸线及3.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主要负责公铁联运集装箱的装卸作业。新增延伸至港口的作业区,新建4条有效长778米的装卸线及12万平方米集装箱堆场,主要负责海铁联运集装箱的装卸作业。
今年6月30日,该中心站正式建成投运,钦州港铁路年装卸能力由15万标箱跃升至105万标箱,每天可装卸列车20列以上。海上航运的货物到港后,可直接在港口作业区装车,随后通过新建的铁路线路快速进入铁路主干线,时间上仅需30分钟左右,而且还降低了港口与铁路之间的物流成本20%以上。
至此,陆海新通道枢纽港钦州港实现了海铁、公铁联运“零距离”接驳转运,解决了铁路港口联运、公路铁网联运“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截至6月30日,今年,钦州港海铁联运班列共到达和发送809列,同比增长206%,运送集装箱4.08万标箱,同比增长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