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向西直达欧洲的中欧班列(渝新欧)、往南联接东盟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北上通往俄罗斯的渝满俄班列、东输到宁波舟山港的渝甬班列,共同的起始站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这个“四向齐发”的物流大动脉汇聚之处,形成了中国内陆开放的“新势能”,正向周边及通道网络辐射的更广泛区域,输入发展动力。
四向齐发通江达海 陆港型枢纽建设提速
▲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发出的陆海新通道班列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供图
28日,又一趟中欧班列(渝新欧)满载货物从重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出发,奔向德国杜伊斯堡。
这是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每天都有的繁忙运输景象。该园区是依托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设立的内陆保税物流园区,是前述四大通道班列的起始站及重庆铁路口岸所在地,规划面积35.5平方公里,其中7.84平方公里纳入重庆自贸试验区范围。
据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园区全面提速枢纽建设。建成以团结村枢纽港为“母港”“东西南北”四向齐发的铁路货运通道,形成“铁公水空”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当年10月,园区获批陆港型国际物流枢纽,进一步强化重庆在全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物流枢纽地位。
数据显示,去年,该园区跨境班列开行逾4000列,货值超1100亿元,重箱率超90%;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96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个港口,在新加坡等布局海外仓和海外分拨中心5个。
尤其是,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航运造成巨大冲击;稳定的铁路运输承载了大量由海运转来的货箱,及时补上了国际运输链。
整车厂商长安福特在欧洲的零部件供应商分散在欧盟20多个国家。2020年5月,受工厂增量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长安福特西班牙—重庆海运航线发生延误和停航,工厂面临停线风险。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物流部总监庄昌波说,由于影响货量较大,空运费用较高,经过详细对比测算,长安福特决定尝试用中欧班列(渝新欧)抢运。最终,用更少的时间及时将急货运抵重庆。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中欧班列(渝新欧)开行超26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重庆班列开行超1200列,渝甬班列开行300余列,运输大动脉的搏动愈加强劲。
除了显性的通道网络建设,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在战略合作提升枢纽能力方面也颇下功夫。
西部陆海新通道由重庆向南经贵州等省份,通过广西北部湾等沿海沿边口岸,通达新加坡及东盟主要物流节点。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不仅孵化出通道运营平台,还战略性入股广西钦州港,后又参与组建陆海新通道(重庆)运营公司,并推进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项目启动建设。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按下了“快进键”,川渝交通一体化发展随之加速。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年2月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面向世界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也抢抓机遇,积极与四川成都青白江国际铁路港开展合作,推动中欧班列(成渝)号建立市级合作机制,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运价统一、设施共享、产业协同,枢纽影响力和辐射力不断增强。
口岸特色产业全面发力 打造临铁经济
▲ 重庆整车进口口岸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供图
2021年5月21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汽车平行进口试点会员企业授牌活动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第三届“西洽会”现场举行,盛渝泓嘉、郑德豫华等6家企业成为首批会员。这标志着园区将立足试点平台,向全国平行进口贸易商提供包含跨境物流、铁路信用证结算、口岸作业、报关报检、保税仓储、销售结算等供应链全流程服务,帮助整车贸易商降本增效。
据悉,重庆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平台于2018年获批,此后围绕铁路口岸、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开放基础,专注汽车平行进口全产业链资源整合,逐步完善了跨境物流、整备整改、保税仓储、供应链金融、检测试验、国内分拨等关键环节功能,并不断提升口岸平台服务水平及效能,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服务对象包含宾利、路虎、保时捷、奔驰、奥迪等所有市场主流品牌。
例如,继保时捷之后,奥迪进口整车常态化陆上运输项目近日落地重庆整车进口口岸,并实现成熟运作。该项目由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基于口岸综合优势,联合民生物流征得奥迪官方肯定而正式实施,第一批次进口规模预计超过2000台,货值逾8亿元人民币,以满足中国西南地区进口高档汽车消费需求。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公司总经理谷永红表示,将坚持围绕“西南进口汽车分拨中心、打造整车全产业链”核心目标,为市场主体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在供应链、通关、成本等方面享受更大便利。
除了整车全产业链外,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冻库于3月份正式入驻运营,企业存储货品包括干辣椒、牛肉、猪肉等。仅1个月后,货物吞吐量就达到约700吨。
同样是依托铁路保税物流中心,园区大力发展增值加工、换装、集拼等转口增值服务,打造亚欧间国际商品中转中心。2021年5月,一批自俄罗斯奥伦堡矿采购的进口石棉经中欧班列运抵园区,在铁路保税物流中心内以保税状态完成集中换箱后,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至广西钦州港出海,最终面向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销售。据悉,该石棉中转业务途经“俄罗斯-重庆-东南亚”,年运输量约50万吨,中转量2万大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铁路口岸已聚齐医药制品进口业务“全牌照”。今年2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公告,同意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增加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职能。由此,重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全国第四个、西部地区首个办理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的口岸城市。随着该备案职能的靴子落地,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铁路口岸也集齐了一般药品(非首次进口)、首次进口药品、生物制品进口的资质,实现了医药制品进口业务的“全牌照”。
贸易的兴盛,带动了产城融合,成渝中线即将开工,届时成渝45分钟到达成为现实,园区内4条轨道站点也相继开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已落地45万平方米绿地重庆世界中心、首创高科产业园项目,国际贸易、终端零售、商业运营、商贸物流领域等全产业链布局正在形成。民生电商产业园、普洛斯重庆跨境贸易物流基地近期完工,进口医药分拨中心、传化西南供应链等10个项目正式运营,商贸物流产业加速集聚。同时沙区实验幼儿园、沙区妇幼保健院等配套设施抓紧完善。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城市正在兴起。
进军全球资本市场 构建物流金融生态圈
▲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全景图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供图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定下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根据《规划纲要》,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被明确为重庆市“枢纽港”重要组成,将以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核心,统筹建设国际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和物流服务网络,打造多元化、国际化物流产业体系,以“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在“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篇章中被置于重要位置。
现代金融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开放发展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撑。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际物流枢纽公司”)作为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唯一建设运营主体,积极构建物流金融生态圈,致力于打造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的开放格局。通过“以投带引”的方式控股、参股和引入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结算方式、发展大数据等,以金融服务入园企业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贸易。
据了解,为筑牢“一带一路”建设金融支撑,深化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加强重庆及中西部与新加坡乃至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经济联系,7月底,国际物流枢纽公司拟发行约5亿美元海外固定收益债券。而在2016年和2019年,该公司先后进行了两次海外发债,主权基金和高质量国际基金认购比例相当可观,既为本土企业合理利用国际金融资源形成示范,也为公司在全球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公司总经理谷永红介绍,截至目前,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累计完成固定投资超700亿元,总营业收入超3500亿元,年服务贸易额达10亿美元,全口径税收超50亿元。已步入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区间。海外公募债券的发行,有助于公司低成本推进融资多元化,增强内外联动的经营能力,将园区推向国际市场。公司计划借助本次海外发债,进一步打通国际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构建海外发展框架,实现资金的跨境流动。
面向未来,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获得者代表罗书权表示,将带领园区一班人,放眼国际,紧盯欧盟、东盟经济发展,深挖通道和口岸富民强国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融入区域经济格局。同时,以党建统领,铸魂立根,强化铁军团队建设,助推经贸规则、法律标准、资本运作等方面全方位突破,开拓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围绕价值创造、创新引领,整合资源,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将吹响门户枢纽城市建设的先行号角,高标准推进高端产业、人居配套布局,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令人向往的宜居城市。
【文章来源:来源: 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