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智声音】成都商报 | 助力低空经济 成都无人机产业,距“繁花时代”有多远?
▲成都商报原文
▲人民网转载
▲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 图据成都纵横
▲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 图据成都纵横
你有没有梦想过这样的画面:自己能坐上飞行汽车去上班,不堵车不晕车?如今,这个梦想即将照进现实。
4月7日,中国民航局在广东广州正式颁发首张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生产许可证。作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无人机产业与飞行汽车产业一样,日益受到行业重视。
在成都,目前已形成“原材料、基础零部件及系统、整机制造和运营服务”的无人机全产业链体系,产业链集聚上下游企业110余户,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全产业链收入规模突破百亿元。民用无人机已被农业、公安、测绘、救灾、甚至送外卖等场景所应用。
成都无人机产业,距离百花齐放的“繁花时代”还有多远?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近期对无人机制造企业、无人机应用企业等进行了走访。
成都市拥有西南首个国家级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而无人机作为低空制造业的核心部分,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产业。
走进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纵横”)生产工厂,首先进入视野的,是几台基本成型的CW-25E、CW-40等工业无人机陈列数排。成都纵横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公司将参加今年5月在深圳举行的世界无人机大会,展品包括新一代“纵横昆仑无人值守系统”。
他介绍,这款无人值守系统可实现无人机自动巡检、自动充电等功能,有效帮助客户解决现有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场景中的痛点。“无人化系统的推出,降低了无人机系统的操作难度,同时节约了运输无人机时产生的成本。”
成都纵横副总经理王利光表示,该公司的无人机产品已应用于多个领域,比如地形测绘、智慧城市、房地产一体确权等场景。另外,无人机因具备空中监控和侦查的独特优势,还广泛应用于各类安防行业场景。
“2024年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必将推动工业无人机进入智能化时代。”王利光表示,这一时期,无人机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融合日益增加,将释放出巨大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无人机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致力于高端无人机装备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的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在2024年初上榜《第一批成都工业精品名单》。该公司产品包括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短距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智能自主任务小型多旋翼无人机等系列高端无人装备系统。
“傲势生产基地拥有多条无人机产品柔性生产线,集生产、装配、试验、交付于一体,包含复材车间、装配车间、涂装车间、无人机车间等配套设施。”四川傲势科技有限公司市场公关总监刘曼表示,在近期的一次山火救援中,傲势XC-25纯电垂起固定翼无人机第一时间奔赴一线,配合现场指挥部门参与山火救灾工作。另一款XC-150垂起固定翼无人机最近在“高寒、高纬度”环境下,单架次、高质量完成了超视距通信保障、实时侦测、目标锁定及定位、实时三维建模及自动预警工作。
“这两款机型也曾多次参加中国神舟载人飞船返回保障任务,完成了勘察清场和区域警戒等保障任务。”刘曼称。
四川天府新区新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区正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聚焦农业植保、电力巡线、防灾减灾、物流运输等相关应用领域,探索建设空域管理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打造低空经济试点场景。力争2027年集聚25家空天领域重点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亿元。
在天府新区,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蓉国科”)致力于频谱认知、组网探测、数据应用等领域,目前已形成以“慧眼”系列反无人机预警探测雷达、毫米波交通雷达为代表的频谱感知与探测产品。
“低空经济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无人机的广泛应用将是必然。”汇蓉国科总经理汪宗福给无人机预警探测雷达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雷达就像道路上的‘天眼’摄像头,而未来飞在我们上空的一台台无人机,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有无人机违规飞行,就得靠雷达发现。”
汪宗福称,该公司研发的智能化低空探测雷达可应用于智慧城市、低空管制、无人机反制等,“成都的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非常发达,接下来的目标是将现有的无人机预警探测雷达实现量产,为未来成都低空经济红利期的到来提前做准备。”
成都的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存在哪些不足?中智物流智库咨询师杨俊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成都的无人机适航试飞空域面积已拓展至1652平方公里,但与珠三角区域净高500米以上可供通航飞行的空域面积超1万平方公里相比,低空开放空域范围小,试飞条件仍有不足。“目前,成都低空开放空域净高不足500米且分布零散,尚未与相邻市(州)开放空域联网成片,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仍偏弱。”
杨俊杰还表示,无人机应用场景更多是聚集在产品试飞测试、低空旅游方面,同质化较多。他建议,成都可建设无人机低空飞行的公共基础设施“四张网”——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建议新增或在现有的新建楼盘、学校等存量设施规划起降点,加快导航、气象、能源、通信数据等配套供给。”
他称,还可以探索物流用无人机、载人用飞行器eVTOL,开展“低空物流配送”和“低空载人出行”为主的应用场景,助力城市“双碳”目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现状。“可推动院校、研究院、互联网头部企业与无人机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一系列科研课题,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5G、卫星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在低空经济各场景的应用,以攻克技术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