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经绥芬河口岸出入境中欧班列达45列、4228标箱,同比增加16列、1686标箱,同比分别增长55%和66.3%,实现首月“开门红”。这张成绩单为驰援全球战“疫”、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我国外贸产业平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众所周知,在当今公路、铁路、海运、空运等四种运输方式中,能耗少、货运量大的铁路运输一直在物流降本增效中发挥引领作用,特别是对于远程货物运输而言,优势更为明显。路运输自身具有全天候、货物装运量大、运输成本低等特点,加之相继开行“欧亚班列”、“高铁快递”,构建出比较完善的货物快捷运输网络。再加上灵活多变的价格策略,不仅赢得企业信誉和肯定,同时也为自己赢得市场和人心。
中欧班列自开行以来,受到了世界各国媒体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疫情期间更是频频登上热搜,成为了网络风靡一时的“网红”。 内陆变沿海,铁路货运站变口岸,一条长长的铁路线拉近了中欧之间的距离,这种全新的陆路交通运输模式使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让中国内地人民可以随时购买到欧洲产品,而也使欧洲人民实时可以享用到来自中国的产品,这种方便快捷、相互交融、物美价廉的运输模式,为沿线国家带来了互利共赢和生活便利,为各自国家的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基础。
全球正处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中欧班列切合市场、按需开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工业品可通过中欧班列纷纷销往国外。各种商品就像是环球旅行一般,一站接一站在全球各地留下其独特的“印记”,而国外的商品亦可搭乘返程班列“入驻”中国,打开其特色“吸睛”的销路。铁路部门为加强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实行“敞开受理、应运尽运”服务模式、加强国际联系等多项举措,畅通了国际物流通道,有力保障进出口贸易平稳有序开展,在提升了国际货运班列运力的同时,更是带动了各国产业经济复苏,既满足了人民防疫战“疫”的“硬件”需求,又加快了复工复产节奏。
不可置否,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中欧班列逆势增长折射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战“疫”必胜的决心,这列向“春”而开的列车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同时也为全球度过寒冬注入了“中国力量”。(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