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
如何提升蓉桂新、蓉桂港、蓉东盟
三线铁海联运综合能力?
1
打造一体化海铁联运链条,推动行业和地方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对接,加强铁路与港口的物理衔接和逻辑衔接。
2
积极争取铁路、航运企业在运力投入、班线布局、运营组织、价格机制等方面的支持。
3
构建和完善地方运营平台,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制造、商贸、物流企业合作……
4
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下的综合政策支持手段,促进交通物流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
在“内陆港”不断发展壮大的时刻,筹谋已久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构想终于落地。
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对未来5至1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规划》中提出发挥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作用,增强对通道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与重庆、广西北部湾、海南杨浦等共同构建重要枢纽;并建设自成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的通路,作为新通道3条通路之一。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市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南向开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为成都参与新通道建设定下行动纲领。
成都如何提升供应链节点优势,发挥好新机场作用?成渝城市群如何加强互动配合?记者就此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杨堃。
新/布局
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价值之一在于通过运输链、物流链和供应链对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优化和构造经济生态圈来引导产业布局,形成合理对接国内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分工体系。
新/高地
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对于提升成都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枢纽地位,促进成都打造内陆高层次对外开放新高地具有积极意义。
新/问题
各省份之间合作共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相互间的发展定位、竞合关系仍需通过创新协调机制加以妥善处理,方能形成发展合力。
成都新机遇
提升在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层级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提出要深化对通道和供应链线路研究,提升成都在全球供应链的节点优势。能否给一些建议?
王杨堃:从区域经济和全球供应链发展看,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价值之一在于通过运输链、物流链和供应链对经济要素的空间组织优化和构造经济生态圈来引导产业布局,形成合理对接国内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分工体系。这本身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通道的发展必须探索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单纯依靠低成本要素来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机制和新路径。事实上,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大规模建设和高速发展,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关系已进入“支撑引领”的新时期,交通运输的功能从被动满足经济活动的派生性需求向主动引导和优化经济要素的时空组织延伸拓展,在匹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支撑引领经济新动能的催生。
我认为要提升成都在全球供应链的节点优势,努力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供应链枢纽,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是加强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布局通道走向、沿线节点城市枢纽层级和物流基地设施,完善基础设施特别是口岸、枢纽设施的功能,增强与国际国内其他区域的设施联通;
二是增强通道和枢纽设施的运行效率。优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班轮、班列、班车运输服务和多式联运服务,加强物流服务质量监管规范,着力优化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和空铁联运等组织形态和服务模式,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三是促进交通与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融合发展。以开放平台建设为着力点,充分发挥货物集散和要素集聚功能,构建物流枢纽分拨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基础和市场规模优势,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空间,大力发展货物贸易及与之配套的物流、展销、定价、交易等高端服务业,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设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四是深化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原则,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改革行业行政管理体制,优化营商配套发展环境,完善投资贸易促进平台,深化双边多边协调交流,以运输链、物流链的改造升级为依托,以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建设为着力点,夯实既有优势产业基础,协同规划产业差异化发展定位,协力支持企业有组织有步骤地实施产能合作,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产业要素空间布局和市场组织结构,创新企业服务运作模式和行业发展形态,紧密串接形成对接国际国内产能合作的新型供应链网络和高质量产业生态圈,并不断提升在国际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层级。
融入新通道
利用第二机场打造一体化海铁联运链条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现在第二机场在加紧建设,这对于成都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有何意义?成都该怎么发挥好新机场的作用?
王杨堃:成都第二机场的建设对于提升成都在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的枢纽地位,促进成都打造内陆高层次对外开放新高地具有积极意义。
为更好发挥成都新机场作用,建议一是明确发展定位,新机场着力于国际航空枢纽定位,在发展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与既有机场的竞合关系,实现良性互动与互补发展。二是加强航线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层面和国内外大型民航企业在口岸功能、航权安排、航线网络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优化拓展航线网络。三是提升运营服务质量,为民航企业提供优质的运营组织和地勤保障服务,同时争取国家对航油供给方面的优惠政策,按照“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理念,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强化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大力改善安检效率和安检人员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航站楼内其他服务型设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广大乘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服务。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如何提升蓉桂新、蓉桂港、蓉东盟三线铁海联运综合能力?
王杨堃: 一是打造一体化海铁联运链条,推动行业和地方相关设施的规划建设对接,加强铁路与港口的物理衔接和逻辑衔接。二是积极争取铁路、航运企业在运力投入、班线布局、运营组织、价格机制等方面的支持。三是构建和完善地方运营平台,以多种形式加强与国内外大型制造、商贸、物流企业合作,积极探索优化贸易及运输规则标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增值服务,强化提升线下货源组织能力和全程综合物流服务能力。四是紧密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下的综合政策支持手段,促进交通物流与产业联动融合发展,做好前期市场培育和全过程的市场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成渝共发展
促进西部地区形成整体开放的新格局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成都、重庆之间如何进一步加强互动与配合?
王杨堃: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新重点已向内陆腹地延展,海陆并重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机理也由沿海发达经济体的“圈状辐射”向内陆开放高地的“带状引领”转变。相应的,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作用单元也更加精准和细化,其作用机理也更加强调基于协同的体制机制创新。因此,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需要符合国家区域发展的新趋势,形成新机制,承载新功能,把握局部试点和整体推进实施节奏,强化川渝地区作为三大通道核心交汇区以及广西作为沿海开放前沿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西部地区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和整体开放的新格局。
近年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的建设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在区域协调机制上,从最初的渝、陇、黔、桂四省份签署《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到广西、甘肃先后出台建设方案,再到蒙、川、滇、陕、青、新等省份响应“重庆倡议”,已初步搭建了覆盖西部地区除宁夏、西藏外十个省份的协调机制框架。但总体来看,各省份之间合作共建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仍不健全,相互间的发展定位、竞合关系仍需通过创新协调机制加以妥善处理,方能形成发展合力。此次规划提出支持重庆市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协商解决西部陆海新通道区域合作有关事项,一是考虑了既有协调机制的基础作用,二是更加强调发挥川渝地区的带动作用。事实上,协同化发展已成为新时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核心特征,通道承担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功能,必须以创新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作为重要支撑。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提出要推进临空经济区建设。就成都而言,怎样更好地发展临空经济?
王杨堃:一是突出地域特色和区位优势,精准服务本区域产业对接国际国内供应链发展的需要,合理布局和集聚相关产业,比如,可着重考虑航空制造、通用航空、商贸物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娱乐、会展、健康休闲等产业。
二是优化园区产业生态链的营商环境,形成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间发展粘性,为园区运营商和入园企业降低沉没成本和运营成本。
三是增强综合流量支撑,拓展区域辐射范围,从综合交通体系和大区域发展视角着眼,紧密依托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汇聚畅通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