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在成都各行各业引发广泛关注。
“这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今晚,四川物流研究院院长王智超一直在关注《规划纲要》发布内容,他称作为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四川物流研究院院长、成都市供应链协会秘书长
早在去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增长极。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继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后的第四个增长极。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中国第四大增长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参与国际分工、贸易合作更加密切,成渝双城将成为一块磁石,在吸引更多产业链落户的同时,还将促进更多企业走向国际,成长为国际性企业。”王智超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并从开放通道、开放平台、营商环境等方面都作了纲领性指导,这将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参与广泛的国际分工、贸易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撑。
认真仔细阅读《规划纲要》后,给王智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还有“双核引领,区域联动”。“第二章第二节主要原则中就提出:双核引领,区域联动。”王智超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强化协同辐射带动作用,以大带小、加快培育中小城市,以点带面、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以城带乡、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
如何落地实施区域联动?王智超认为,从开放维度来看,推进成渝两地高水平、高质量协同发展很关键,这包括开放通道、产业结构、口岸服务等推进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两地各自优势,形成优势互补效应,共同做好新发展格局下的“开放”这篇大文章。
“比如,在开放通道建设上,重庆可以发挥通水路的优势,大力发展‘铁水’联运,成都是中西部地区唯一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可以发挥国际航空枢纽的优势,大力发展‘空地’联运,”王智超称,而在产业结构上,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疗等都是成渝两地的重点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两地强强联手将形成“1+1>2”的产业规模集群效应,赋能第四增长极。
据王智超介绍,围绕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目前成渝两地正在研讨加快推进协同发展,明年4月就将举办“成渝国际供应链高峰论坛”,同时成渝两地还即将成立现代供应链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