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观点 >
《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两周年系列解读——建设更高水平陆海新通道,打造陆海联动经济走廊
发布时间:2021-10-25
分享到:65.3K

陆海新通道作为连通重庆等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等国家的重要开放通道,对于推动西部开发开放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019年以来,随着陆海新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内相关部委和沿线省区市不断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通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不仅打开了西部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而且成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力。

一、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新成效
 
陆海新通道打开西部对外开放的新局面。随着沿线铁路、公路、港口、口岸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的不断提高,陆海新通道逐步覆盖中国西部所有省区市,并且通过国际铁海联运、跨境公路运输、国际铁路联运等多种物流组织形式可便捷通往东盟等周边国家,为西部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开创了新局面。通道运量快速增长,运行质量日益提升。2017—2020年,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列数由178列增加到4607列,增长了近25倍,到目前累计开行列数超过一万列。货物运输品类由陶瓷、板材等30余种增长至汽车配件、电脑配件、汽车等500多个品类。跨境公路班车(重庆一东盟)干线已开通8条,实现中南半岛全覆盖,仅2021年上半年就开行1666车次,增长70%;货值10亿元,增长107%。国际铁路联运班列(重庆—越南)运输1006标箱,增长56%;货值17亿元,增长21%。
 
陆海新通道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陆海新通道为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帮助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市场,带动了沿线贸易特别是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贸易的增长,成为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2017—2019年,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贸易由558.3亿美元扩大到925.6亿美元,年均增长28.8%。2021年一季度,陆海新通道沿线14个省区市对东盟进出口增长30.5%,拉动中国对东盟进出口增长4.6个百分点。通过积极融入陆海新通道建设,广西北部湾成为西南和中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2020年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05万标箱,完成货物吞吐量2.9567亿吨,首次跻身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20强行列,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陆海新通道沿线形成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气象。2019年8月《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发布之后,随后成立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外交部、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等14个部委以及重庆、广西等省区市组成的省部际联席会议制度。2020年10月,西部12省份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在重庆共同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各部门和沿线地方政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通道建设,促进通道沿线省区市的互联互通和优势产业互补,形成了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气象。重庆积极发挥运营组织中心作用,不仅与沿线省区市共建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还联合通道沿线海关、口岸、交通等部门,搭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互联互通,促进各方从通道建设中共同受益。
 
陆海新通道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助力。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不仅促进了中国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循环,而且为西部地区扩大对东盟等沿线国家合作、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提供了重要助力。当前,重庆等西部省区市还在推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国际物流大通道无缝对接,加速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经济联系、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实现陆海新通道对“一带”与“一路”的有机连通,这将为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21年上半年,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渝新欧)实现中转联运1496标箱,打通出海口和出境口,形成了东南亚和欧洲的货物经广西出海口和新疆出境口联运。陆海新通道联动长江黄金水道,2021年上半年实现联运货物12976标箱,初步建立了重庆果园港辐射联动长江下游,珞璜港辐射联动长江上游的体系。

二、新时期陆海新通道建设面临新机遇新要求
 
中国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将为陆海新通道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西部大开发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陆海新通道作为连通中国西部地区与东南亚区域的重要战略通道,更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采取举措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对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开创西部大开发新局面,陆海新通道建设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与中国-东盟合作走向更高水平将释放陆海新通道发展潜力。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国家人口总量超过10亿,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存在较强互补性,陆海新通道沿线区域合作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陆海新通道作为“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不仅被列入中国“十四五”规划,也成为新时代中国与东盟国家合作的新选项。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深入推进,以及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提质升级,陆海新通道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有望于明年生效,将在陆海新通道沿线推动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更加广阔的合作空间。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将为陆海新通道建设赋予新的动力源泉。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不仅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在深刻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国与东盟国家非常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未来,随着数字经济在沿线国家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推动陆海新通道向现代化互联互通的方向发展。
 
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对为陆海新通道建设提速升级赋予新动能。“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东盟国家也在积极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2020年底出台的《东盟全面复苏框架》明确提出将在各领域推动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投资、能源、农业、绿色基础设施、灾害管理以及可持续金融领域。中国与东盟已将2021年确定为“可持续发展合作年”,不仅通过了《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还提出将探讨开展循环经济和其他可持续经济模式合作。陆海新通道作为连通中国西部与东盟国家的示范性合作项目,未来也需要推动通道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促进沿线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多作用。
 
三、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陆海新通道
 
当前,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值得关注的是,通道建设也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如硬联通和软联通仍有堵点、短板,通道综合服务能力有待加强,通道与产业的融合水平有待提升,通道内部发展也存在不平衡问题,下一阶段,应更高水平推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陆海新通道更好连通“一带”与“一路”,为西部地区开放发展和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消除通道堵点,弥补服务短板,提高通道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贵州黄桶至广西百色、黔桂增建二线铁路,进一步提高通道运能。推进云南瑞丽至缅甸腊戍、老挝万象至泰国等关键节点铁路建设,以及中越、中老、中缅等跨境公路升级改造,提高跨境运输效率。加强通道多式联运衔接,加快推广“一单制”试点经验,促进沿线规则、标准互认,提高通道软联通水平。加强陆海新通道品牌建设,优化运输组织和物流方案,构建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的货运网络体系,提高通道服务品质与综合效益。
 
二是抓住RCEP协定机遇,加强贸易投资与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打造陆海联动经济走廊。RCEP整合了东盟与对外签署的自贸协定,其生效后将与现有各类自贸协定叠加,进一步提高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通道沿线省区应抓住成员国相互降低货物贸易关税和扩大服务投资市场准入的新机遇,利用通道带动中国西部的汽摩、电子信息、智能设备等企业“走出去”,促进东盟国家的电子、轻工和特色农产品经由通道走向中国市场。结合通道可承载的产品、服务特点,加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绿色食品和金融等领域的协同合作,积极构建优势互补、协同联动的跨区域重点产业集群,打造具有竞争优势与发展活力的陆海联动经济走廊。
 
三是加快陆海新通道的数字化建设,促进沿线地区融入“双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积极搭建陆海新通道物流公共信息和供应链综合服务等功能性平台,为沿线地区提供快速、优质、安全、稳定的数据传输服务,促进物流、供应链以及贸易投资信息的交互共享,提高通道沿线的数字经济合作水平,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和偏远地区能够便捷地利用陆海新通道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体系,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国际合作,扩大通道“朋友圈”和影响力,共同打造面向未来、惠及中国与东盟等更多沿线国家的标志性旗舰项目。充分利用东盟东部增长区、澜湄合作、10+3、RCEP等现有区域合作机制,带动东盟及周边国家参与陆海新通道合作。促进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等无缝对接,提升联运服务品质,打造亚欧贸易示范通道,吸引中亚、欧洲等更多国家参与建设和使用新通道。加强第三方市场合作,创新投融资机制,吸引各方共同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

来源:
西部陆海新通道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