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观点 >
杨飞扬:“示范区”建设将推动产业体系向绿色进阶
发布时间:2022-03-17
分享到:65.3K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如今示范区建设的总体方案也已出台。从公园城市理念的首提地到示范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给成都的产业、物流、交通等方面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领域的发展又将面临哪些新发展机遇?围绕这些热点问题,记者专访了省政府口岸与物流办物流专家、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专家、中智物流智库总经理杨飞扬。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谈变化
 

公园城市建设将促进产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随着公园城市的内涵不断丰富,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带来的‘绿色发展’机遇将会日益凸显,在现代产业体系、城市空间结构及居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将有着重体现。”杨飞扬称,成都探索山水人城和谐共生新实践、超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的公园城市建设已历时4年,如今上升为国家级示范区,将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和制度成果。

 

杨飞扬认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将推动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向绿色化进阶。这是因为公园城市建设将对能源、物流、交通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刺激”,进而促进产业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成都产业体系整体向绿色化进阶。

 

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布局将向绿色生态化拓展。目前成都正在加快构建全域公园体系,并要启动策划“百个公园”示范工程2.0版本,相应地为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建设等相关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利用城市剩余空间“金角银边”的示范场景,全面提升成都居民的绿色宜居感受。

 

另外,生活方式将向绿色智慧化演变。除了绿色低碳的生产体系,构建绿色生活体系、消费体系这一要求也将带来新变化。如交通运输工具将逐步向“油换电”方向转变,绿色智慧交通建设、交通工程绿色施工将被积极推动,未来将加快构建“全市域、全方式、全过程、全要素”的交通动态感知网络等,这既是市民的全新体验也是企业发展新机遇。


 
>>>提建议
 
可着重从三个方面推进城市物流业绿色低碳转型


当前,成都正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牵引,优化调整城市空间、产业、交通、能源“四大结构”,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塑造城市竞争新优势。中智物流智库多年来立足成都专注研究交通物流产业发展。那么,交通物流领域如何实现结构调整赋能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

 

在杨飞扬看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的首提地和示范区,将是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先锋城市”, 亟需推进交通物流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塑造现代物流竞争新优势。这需要着重突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内在要求。首先是需要调整货物运输结构,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目前,成都铁路到发量占总货运量的比例仅15%左右,铁路运输单位货物周转的能耗和污染排放量仅为公路运输的1/7和1/13,“公转铁”每1亿吨公里货运量大约能减排7500吨二氧化碳、80吨氮氧化物、4吨颗粒物。

 

其次,深入开展绿色城乡配送,服务超2000万人口超大城市的民生物资需求保障。全面推行新能源配送车辆更新,探索设立绿色物流园区和近零碳排放城乡配送区域,在市域主要物流节点配套建设一批电能、氢能加注站(桩),绘制清洁能源加注站地图,增进民生福祉,稳定平抑物价,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乡融合。

 

再者,是搭建双碳物流大数据中心,开展政府对城市物流数据授权运营试点示范。实施物流基础设施数字化提质升级行动,建立城市物流数据资产,规模化应用5G、北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和智能装备,将此作为智慧城市“新基建”的一项重点工程,挖掘潜力做好民生、消费、产业、投资、流通等领域数据服务。
 

>>>探路径
 
物流业如何融合主导产业赋能建圈强链?


国务院在批复中称支持成都在公园城市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先行先试。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功能的重要基础、市民就业的重要依托,成都以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当前正在实施推动产业建圈强链行动。那么,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物流业应该如何与城市主导产业融合,落实建圈强链行动?
 

杨飞扬称,成都在制造业方面,已经形成以电子信息为代表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在对外贸易方面,去年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规模8222亿元,预计未来两年有望迈入万亿级俱乐部。现代物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新冠疫“霾”不散背景下,推动现代物流业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建设高能级物流产业生态圈,强化高水平物流产业供应链,提高优质资源要素集成配置能力,是公园城市建设的重要生产力。

 

“做强先进制造业、创新现代农业、优化现代商贸业供应链物流体系。”杨飞扬称,目前,成都已经基本奠定了航空港、铁路港在全国和“一带一路”中的发展地位,随着高铁动货枢纽加快建设、出川高铁通道加快完善,高铁动货枢纽又将成为成都的一张物流新名片。届时,成都将拥有航空港、铁路港、高铁动货枢纽三个重大物流功能平台,形成成都现代物流新发展基本盘,筑起中国经济社会“第四增长极”的物流底色。

 

杨飞扬建议称,成都应该围绕三大物流功能平台,全力强化物流枢纽集散和组织运营功能,重塑产业经济地理。一是以同城同网深化成德眉资同城物流循环,研究规划“一环三带”1小时同城物流服务圈,构建以成都为核心、德眉资为支撑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同城物流发展格局,探索构建“港+港区”发展模式,强化成都物流枢纽重大平台功能。二是以干支联动引领五区协同省内物流循环,发挥成都作为四川省首位城市作用,共建共享以成都为核心、省内地市州为支撑的“1+N“多式联运枢纽中心体系。三是以双城相向支撑经济圈第四极物流循环,强化成都都市圈与重庆都市圈物流协同,引领带动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能级,共建中西部地区面向泛欧泛亚的“空陆水协同物流枢纽”,共建“空中+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对外战略大通道,共建内陆口岸开放平台高地,提升资源要素统筹配置能力。

 

来源: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