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广西新闻10月9日电 题: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中国—东盟合作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专访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
记者 张广权
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南向通稿)海铁联运开通运营五周年,去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突破6000列,今年预计将突破7000列。五年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改变了什么?对中国和东盟合作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这些问题备受外界关注。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对此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记者: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合作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李牧原:中国和东盟地区的国家或山水相连,或隔海相望,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和东盟是紧密合作,相帮相助是中国和东盟国家不断提升人民福祉的必然选择。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一条广泛连接中国西部和东盟地区的经济走廊,是中国与东盟供应链合作的铺轨工程。
如今,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产业链合作需要以供应链为基础,供应链扩展到国际合作就需要强大的物流链做支撑。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必须是相互依存促进的有机体。中国东盟具备产业链合作的巨大空间,可以涵盖各种贸易类别,可以实现稳定和长期的平衡贸易。中国西部与东盟有着诸多近似之处,但论工业基础和城市消费能力,我们比较优势更多。东盟国家外贸依存度较高,对国际经济依赖性强,工业产业的形成与跨国集团的投资密不可分,东盟地区是FDI主要流入市场。国际资本在东盟地区的大规模投资布局,势必改变我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地区贸易结构。
建立中国西部内陆地区和东盟国家之间新的供应链合作基础,使中国西部经济重镇既有的雄厚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与东盟国家拥有的成本优势形成互补,以新增贸易为目标,以存量带动增量,最终实现通道沿途国家和地区产业要素的重构、贸易格局的变迁和新型服务模式的落地。
当初规划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目标导向,正是为畅通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的物流网络,通过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为产业链布局提供便利,物流效率是全球产业布局的关键要素之一。过去五年,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点任务,大多是围绕构建和优化西部高效的物流体系而展开的。
记者:西部陆海新通道这五年取得了哪些成绩?它改变了什么?
李牧原: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发布有三年,这条通道起步运行可以追溯到5年前。这五年,通道对中国与东盟合作的积极影响已经显现。可圈可点之初很多,我从四个方面归纳一下。
一是西部地区东盟地区的物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核心工程是盘活了北部湾的港口资源,港口资源与西部地区物流网络发展得到充分融合。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真正打开了西部地区的向海门户,我们可以从诸多指标中看到,北部湾港口建设提速发展,港口投资实现历史最好水平,截止今年8月份,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770万TEU。港口吞吐量大幅增加。2021年,北部湾港货物吞吐量3.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601万TEU,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双双跻身全国沿海港口前10位,集装箱吞吐量增速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第1位,近5年年均增长27.4%。
集疏运体系持续完善。2019年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通运营,2020年北海铁山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北部湾港三港域全部实现铁路进港,港区专用线总长约140公里。
航线网络日益加密。北部湾港首条美西北洲际远洋航线开通,外贸航线连接全球100多个国家的200多个港口,内贸航线基本实现了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全覆盖。
港口管理水平成效显著。广西北部湾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百米岸线吞吐量由每百米13.4万标箱提高到24.5万标箱。2021年据专业机构公布,北部湾港在港口运输组织和运营管理能力上位列全国前3位。服务效率提高,等泊时间减少,港口管理水平跑出“快速度”。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也给带来临港产业聚集效应。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对临港物流和临港产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大幅提升。据不完全统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来,钦北防三市吸引临港产业投资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二是内畅外联物流服务网络快速形成。最重要的方面是,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建设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同频共振,深度参与跨区域组织平台和通道运营平台建设,成为我国新兴战略通道建设的重要创新示范成果,港口打开了内陆腹地,内陆地区开辟了陆海之间最为便捷的通道。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积极影响和带动西部地区形成群体效应,形成了多条物流方案,通道建设过去五年的主要成果也是体现于此。随着北部湾港与成渝地区的在物流网络的紧密合作,带来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北部湾港口群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经贸往来频繁了,人员交往密集了,产业合作项目增多了。二是珠三角、长三角的港口也更加重视成渝腹地市场,各种陆海联通、海铁联动的物流方案纷纷亮相,为西南地区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物流通道选择。
如海铁联运班列高速增长。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自开行以来累计突破2万列,2021年达6117列30.6万TEU,比2017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率达142.1%,陆路启运港退税试点政策班列、RCEP班列、特色产品班列、海铁联运全程“一口价”产品等亮点突出。
又如海铁联运班列覆盖范围和运输品类不断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辐射区域从五年前的4省区4市4站增加到现在的16省区59市111站,实现与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对接,运输品类从最初30多种增加到现在640多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布局的内陆无水港达15个。
三是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经贸往来不断加深。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拉近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之间的距离,西部地区与东盟的贸易额不断攀升。2017年至2021年,中国西部地区对东盟的贸易额由724亿美元提升至12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4%,远高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平均水平。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西部地区省(区、市)对东盟贸易额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广西和云南对东盟贸易额占比均保持在40%以上。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工业品、资源产品等直达海外,东南亚特色产品也更为快捷地进入中国市场。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带动下,北部湾地区带动广西的对外经济规模持续攀升。2021年,广西外贸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5930.6亿元,同比增长22.2%。东盟连续22年成为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
RCEP生效后,西部地区与东盟等地在贸易往来、产业投资、通关便利等多方面拥有了更广阔合作空间。2021年,广西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3209.1亿元,增长18.9%。其中,对东盟进出口额2821.2亿元,增长18.8%,占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的87.9%。
四是通道带来中国西部地区应对供应链变化韧性明显增强,彰显我国应对国际供应链风险的能力。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北部湾国际门户港逆势增长,带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快速完成了从起步到稳定发展的过程。在国际供应链受到冲击的时期,西部陆海新通道表现出强大生命力,成为抗疫走廊、保供通道。北部湾港的海铁联运班列代表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要成果,仅用三年时间,其总数就达到中欧班列七年的总和。今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途经俄乌地区的中欧班列和海运航线受到冲击,许多货主和国际物流企业纷纷调整运输方案,选择途径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有力保障供应链的畅通和稳定。
记者:如何吸引东盟国家积极参与到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当中来?
李牧原:东盟地区的大国博弈日益激烈,我们和东盟国家拥有多个合作机制,但此地也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设立合作机制的地区,机制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吸引东盟国家积极参与陆海新通道建设要从合作机制、物流联通、数字联通、项目合作四个方面入手。
合作机制上,要积极利用既有的多边合作机制,如澜湄合作、大湄公河次流域合作的,要让东盟地区国家看到务实的合作成果。这些合作成果可以提现到硬联通的建设项目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不论我国西部,还是中国西部与东盟的物流联通,硬联通还是重要任务。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设施能力短板的矛盾比较突出,联通东盟地区的通道和走廊还不丰富,港口合作、内陆港合作,都是未来的重点,项目合作潜力巨大。合作机制上,还应该积极研究一国一策的双边合作内容,东盟地区国家对中国的贸易诉求都不尽相同,要有针对性,这也是东盟地区的复杂性的特点。
在物流联通上,要把东盟国家港口城市合作、内陆港合作、作为建立中国-东盟的重要抓手,走一条共建共享的模式。
在数据联通中,利用新基建的产业迭代机遇期,在防疫合作、跨境电商、跨境融资、数字经济方面铺设数字通道。
在项目合作中,应积极探索第三方市场合作,积极推动如中马产业园区的这种双园合作模式,与东盟国家互为投资、互建园区、互为产业链合作,实现共赢的合作局面。
记者:中国—东盟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对于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有何意义?对于中国—东盟未来合作有何新启示?
李牧原:这一点要放到RCEP的大环境去考虑,我们能够看到RCEP给西部带来的益处。
一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和RCEP对中国和东盟合作提供了更大空间。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西部地区开放的窗口,与RCEP覆盖地区紧密联通。东盟是RCEP的发起方,又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主要联通地区,RCEP生效将充分释放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潜力,为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产业投资、跨境合作等提供更大的空间。RCEP构建了高水平的区域经贸规则,陆海新通道构建了高效率的物流网络,这是产业链规则和供应链能力在这一历史时期的紧密联系。RCEP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不仅通过大部分货物贸易零关税降低贸易成本,同时也为大多数服务贸易开放通道,对制造业、农林渔业、采矿业等领域投资作出较高水平开放承诺。区域合作和次区域合作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更多形式和更大体量的投资将在RCEP覆盖范围内发生。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贸易进一步增长带动运输需求。在RCEP赋能下,成员国企业之间关税、增值税较之前降低,更多贸易便利化政策即将释放,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往来将变得更加频繁密切。
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一条直接连通我国广大内陆腹地和东盟地区的贸易走廊,物流服务的规模效应将带动运输成本的降低,通道沿线地区的物流环境改善。RCEP中的原产地累积规则将有力推动区域内生产成本最小化和贸易效率最优化,带动中国与RCEP协定国家以产业链供应链为基础的合作。西部地区作为当前中国劳动力成本洼地,将成为与RCEP协定国家共同打造产业链,深化产业合作和供应链合作的重点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中西部地区和东盟,两大区域产业合作将进一步平衡上下行货源。
物流效率不断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为通道沿线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RCEP投资规则为本地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稳定、开放、透明、便利的投资环境,为本地区吸引外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CEP实施后,西部各地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部门将西部陆海新通道作为西部和东盟合作的一张“名片”,将吸引更多国内外大型企业在通道沿线进行产业链和供应链布局,西部地区产业将进一步升级。
受访者简介:
李牧原,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西部陆海新通道规划设计的专家,积极倡导和推动了新型国际物流通道的建设,通过规划研究、培训宣讲、政策建议和发表文章等方式,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步和发展。参与了《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研究工作,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多个地方政府部门提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规划,主持编制了《广西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分析报告》等多份评估报告,为多家大型企业集团谋划参与通道建设的方案,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的倡导者、规划者、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