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专家观点 >
疫情后的反思(上)—特大型城市应急物资储备该如何选择?
发布时间:2023-01-10
分享到:65.3K

在疫情防控三年时间里,我国一些特大城市面临过多次生活物资短缺,企业供应链断链等影响人民生活、企业生产的紧急情况,暴露出我国特大城市现有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中储备物资缺乏、储备依据不全面、储备标准偏低等问题。在重大灾害面前,“缺量与缺类”两个问题极大的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制约了企业的正常生产,没有完全发挥出我国制度优势与“全国一盘棋”的管理模式。
 
2021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精神,提出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要求系统规划、科学优化储备的品类、规模、结构,加快补齐补足关键品类物资短板。今天中智物流智库就应急物资如何选择提出我们对应急物资储备的界定标准。
一、应急物资储备的目标
 
应急物资储备针对不同的应急场景主要分为实物储备、商业储备、生产能力储备、合同储备等不同形式。物资储备具有极为明显的规模性和长期性,主要着眼于事关国家安全的突发事件,例如战争爆发和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储备在平时可以调剂余缺,稳定物价,调控供需平衡。在紧急时刻,可以通过启动储备延缓和平息危机事件,维护民众基本生活与企业基础生产,保护经济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
二、应急储备物资品种选择标准界定
 
随着我国经济与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急储备物资在品种上也快速增长,但是哪些品种需要储备,怎样选择这些品种,即选择这些品种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我们要现实考虑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未来的不确定性,本文设计物资储备的界定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民生与工业生产应急物资储备的界定指标体系 民生保障中的重要性 1.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国外资源可得性 2.国际市场供求关系
3.全球产能变化情况
4.主要生产方生产政治、经济变化情况
民生保障中的重要性 5.消耗量
6.必要性
工业和需求状况 7.消费对外依赖度
8.需求企业数量
9.物资进口集中度
10.进口物资控制率
11.物资可替代率

1.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国内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越小,重要性程度越高;反之,重要性程度越低。
2.国际市场供求关系: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用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指数表示。国际市场价格波动指数=(本期物资价格一上期物资价格)/上期物资价格x10%。价格波动指数越大,说明国际市场上该物资的供求状况变化大,与重要性正向相关。
3.全球产能变化情况:全球产能不断增长,应急物资储备重要性降低,反之重要性升高。
4.主要生产方政治、经济、政策变化情况:指我国与主要物资进口国的外交关系的稳定性。我国与主要物资进口国的政治外交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进口物资的供给。一般来说,关系越不稳定,相关物资的重要性程度越高。
5.消耗量:使用量越大的种类重要性程度越高;反之,重要性程度越低。
6.必要性:这个指标指的是保障民众基础生活的必要性物资,比如蔬菜、肉类、基础调味品等,必要性与重要性成正相关。
7.消费对外依赖度:消费对外依存度表示消费的物资有多少是从国际市场进口的,对外依赖度越高,重要性越强。
8.需求企业数量:需求企业数量越多,重要性越强。
9.物资进口集中度:物资进口集中度,进口集中度越大,战略重要性程度越高;反之,战略重要性程度越低。
10.进口物资控制率:进口物资控制率越低,战略重要性程度越高;反之,战略重要性程度越低。
11.物资可替代率:物资替代率反映物资源替代使用的程度,物资替代率越高,则对物资需求将越少。
中智物流智库认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来临,地缘政治、经济环境、自然条件不稳定性加剧,突发性事件易受内外部环境干扰延长对社会的影响时间,就如同本次疫情对我国各行业的长期影响。那么,我国在应急储备物资选择时,除了要考虑保障民众基本生活物资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如何保障核心生产资料。
生产能力是现代社会的生命线与“输氧管”,保障核心生产资料,满足社会物资最低生产要求,杜绝因物资“断链”造成停产、停工,降低应急状态对社会长期影响。因此,我们认为现代化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应只是“补窟窿”的补丁,而是在发展道路上驰的赛车“安全带”,需要考虑到“最差”情况,做最“坏”打算,才能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