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报告 >
疫情防控政策下生产物流的“生存之道”
发布时间:2022-09-06
分享到:65.3K

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跨区域之间的生产物流需求不断提升。需要相关的物流企业从不同的资源分布地区组织调配,保障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成品销售,保障整个生产体系顺利运转。但在疫情不断反复的背景下,封控、暂停、隔离等疫情防控措施给生产物流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一、疫情防控下的生产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1)隔离、管控政策导致物流从业人员减少
 
据报道,在上海疫情防控期间,通过问卷调研涉及的82家上市公司,过半在沪员工超过500人,而七成以上企业的员工到岗率还不到一半。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2年3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显示,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内物流从业人员指数连续7个月低于50%,人员供需缺口加大。特别是受疫情防控影响,大量承担运输、装卸、搬运、包装、检验等职能的物流人员由于封控隔离无法及时到岗。核酸检测、装卸货和健康监测时间延长,货车通行便利度下降,物流时效和履约水平显著降低。
 
(2)交通中断政策导致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随着疫情病毒的不断突变升级,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更强。为避免疫情扩散,各地的防疫措施也是不断升级加码。全城封控、全城静默的城市越来越多,政府明确要求各个地区减少不必要的货物和人员流动,同时通过飞机停飞、铁路停运、公路封锁等措施阻断病毒流动,防止疫情扩散。但是,交通中断也导致企业产品无法进入市场销售获得利润,降低企业收入;同时,库存的增加导致企业仓储和保管成本不断增加,生产企业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经营风险。
 
(3)疫情防控政策导致物流成本不断上升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运输通达性受阻导致物流运输效率进一步降低,运力资源短缺和物流人员供需紧张导致用工成本不断上涨。据网络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人员供需紧张导致物流人力成本提升增长超过10%。
 
另一方面,疫情防控政策还要求企业承担额外的疫情防控成本(如包裹消毒成本、人员隔离工资成本等)。某企业负责人张先生透露,公司2022年一季度用于防疫支出的费用约有140余万元。
 
根据新闻报道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61%的受访上市公司认为,防疫成本的增加让企业的物流成本占企业经营成本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个体卡车司机的艰难处境更是雪上加霜,部分企业面临“亏损”挑战。

 
二、疫情防控下的生产物流优化思路
 
(1)加强政策对物流行业的倾向性
 
物流是城市的血液,越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越要发挥物流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基本需求的重要作用。因此,在疫情防控期间,各级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优先保障交通运输业正常运转。加快推动各地通行证、核酸检测结果互认,尽可能降低防疫政策给物流运输带来的影响。同时,加大对物流运输企业的财政支持,鼓励和协调相关金融机构通过创新还款模式降低或延缓车辆购置费用利息,降低物流运输企业的成本,保障社会运力资源。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如《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支持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政策。各地政府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落实国家要求,进一步细化落实到物流相关领域。
 
(2)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复工引导
 
物流行业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特性,决定了物流从业人员是最容易感染病毒的高风险人群,由此导致部分物流从业者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在引导物流从业人员复工方面,一是要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防疫物资保障,包括提供相应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等;二是要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福利保障,包括为物流从业人员购买人身健康险,健康保、隔离津贴险等,以此吸引相关的物流从业人员回到岗位。
 
(3)加强疏导,协助企业降低物流成本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不能单从支出入手,也可以通过扩大企业收入来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可以由政府出面协助开通绿色通道,对物资运输车辆加快放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企业运输过程中的时间、人力成本。同时还可以帮助企业清理库存,降低企业的仓储成本和管理费用。
 
中智物流智库认为
 
当前,我国面对新冠疫情的总方针是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在实践过程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果。但随着病毒的不断升级和全球其他国家防控解除,可以预见我国疫情严控形势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乃至常态化。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政策或措施,构建一套能够与疫情管控相兼容的生产物流服务体系,将生产物流纳入疫情防控体系当中,并作为保障社会经济运行的核心资源,尽可能地恢复物流专业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