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报告 >
成都疫情管控下居民纷纷“抢菜”,生鲜食品供不应求了吗?
发布时间:2022-09-09
分享到:65.3K

9月1日上午,成都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宣布自9月1日18时起,全体居民原则居家,非本小区居民不得进入。在不少成都市民看来,意味着还剩六个多小时的“囤货”时间,“抢菜”也成为朋友圈的关键词。疫情居家带来的生鲜食品需求量是否急剧增加?“抢菜”是否带来生鲜食品供不应求?
 
疫情期间,对于处于封控小区无法外出购物的居民往往通过两个方式获得物资,一是政府发放物资,受益于政府发放物资,居民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但发放物资品类较少,并且由于物资发放非专业物流人员操作,受配送运力、工作人员等因素影响,物资终端配送存在一定疏漏。二是居民在电商平台下单购买各家所需的各类生活物资,物资到达小区后由防疫人员统一配送上楼。因此,以电商平台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成为封控小区居民购买生鲜食品的主要渠道。
 
目前,我国生鲜产业的零售渠道主要有传统渠道(农贸市场、路边摊等)、生鲜超市、网络电商、社区便利店等。其中,农贸市场以其价格产品新鲜的优势,仍作为我国生鲜零售的主要渠道。而新零售(电商平台、前置仓配送等)、生鲜超市、社区便利店等新渠道,凭借便利快捷、品种丰富等优势成为后起之秀,在生鲜零售渠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新冠疫情影响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新零售渠道在生鲜零售市场的占比逐步上升。
 
在“抢菜热”背后,居民对于生鲜农产品的消费需求是否处于急剧增长的状态,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价格,二是便捷程度。在疫情管控期间餐饮行业取消堂食,居民购买生鲜食品从传统渠道转向生鲜电商平台等原因导致生鲜食品消费渠道向新零售模式转移,然而对比传统模式,新零售模式在配送环节将耗费更多的时间及成本,虽然全市主要生鲜电商平台应市场监管局要求不得哄抬物价,骑手等配送人员不会额外收取费用,但是打包、配送等服务费可明码标价,商品价格随之提升,且存在人员紧张、运力不足等问题,各大电商平台出现“缺货”现象,市民们不得不纷纷跟随“抢菜攻略”购买生鲜食品。

 
而在传统模式下,目前生鲜产品市场价格普遍上涨明显。对于无法出小区购物和提货的封控小区居民只能由防疫人员统一配送上楼,不仅在配送时效与准确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增加了志愿者们的负担。
 
从市级重点保供企业备货情况看,全市31家重点保供企业备货充足,红旗、舞东风、伊藤、家乐福等商超企业及朴朴、叮咚、京东、美团、盒马鲜生等电商外卖平台,均按日常2-3倍标准加大了肉类、蔬菜、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备货、配货量,成都此次疫情保供可以说表现不俗,但局部地方仍存在问题。此次”抢菜“现象提醒我们本地区的冷链物流配送体系还有待继续完善优化。
 
综合价格及便利程度看,居民对生鲜产品的消费需求并未呈现激增状态,不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
 
中智物流智库认为
 
对于完善配送体系,首先要保证货源的稳定和冷链物流的高效流通,这要求不仅需要加大田头集货、产地预冷、冷藏保鲜、冷链物流、集货仓储等配套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生鲜电商提供冷链服务,更加需要冷链物流配送与城市保供体系结合运作,通过基础设施、信息平台、运营团队等城市冷链物流体系重点环节的搭建,逐步完善城市应急保供冷链物流配送体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