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西部陆海新通道网
当前位置:主页 > 研究报告 >
从日本冷链物流发展历程看影响城市冷链物流发展水平的几大因素
发布时间:2022-03-11
分享到:65.3K

— 前言 —

研究城市冷链物流体系时,日本是绕不开的一个国家,无论是他90%以上的冷链流通率和5%以下的冷链腐损率,还是“大名鼎鼎”的日本农协和七级温度带,以及标准化、智能化等等方面,都是各方研究的重点。那么,在日本冷链物流的发展历程中,又是什么起了关键作用,引导他一步步从起步走向快速成长,再到如今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呢?
 
— 发展历程 —
 
1.起步阶段

日本冷链物流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从1950-1970年,日本平均每年冷库容量增长14万吨。
 
• 1960年起,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群众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长。
 
• 1964年,第18届夏季奥运会在日本的举办,给冷链物流带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出台了《冷链倡议》,日本开始着手建立冷链体系,进入“低温物流时代”。
 
• 到1973年,日本冷冻食品的生产量保持在每年30%的增长速度。
 
 
2.快速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70年代,日本冷链进入快速发展期。1970-1980年,平均每年增长冷库容量41万吨,年增长率7%,到1980年达到了754万吨。
 
• 20世纪70年代,便利店、餐饮业的高速发展,冷链物流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 20世纪80年代,日本冷链企业开始向国际进军,不断完善冷链技术,开启全球冷链网络布局。诞生了一批如日冷(世界第五)、大和、黑猫等世界级的冷链企业。
 
• 20世纪90年代,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对生鲜冷链食品的品质要求进一步提高,日本冷链企业发展进入了新一轮技术革新,冷链技术中冰鲜技术发展快速,鲜活农产品消费比例上升。
 

3.高质量发展阶段
 
从2000年至今,日本冷链物流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据国际冷链联盟数据,2020年,日本冷库库容量达到了3925.7万立方米,人均冷库容量达到0.339立方米,位居全球第十。
 
• 近年来,虽然日本冷链企业数量下降,但整体冷库容量和人均冷库保有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以日冷为代表的日本大型冷链物流企业已经从仅提供仓储、运输的单一功能性服务,延伸到可以提供专业冷链咨询、信息对接以及冷链管理等定制服务,并与客户结成利益、风险共享的战略合作伙伴。
 
• 整体冷链系统中,共用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占比逐渐升高,行业协会和政府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通过大量自动化和信息技术的投入,日本进一步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
 
 
▲ 图1 日本冷链物流发展历程
 
— 影响因素 —
 
纵观日本冷链物流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除了公认的人均GDP的增长,大型赛会的举办、商超和餐饮业的发展以及政府的重要政策,也是影响城市物流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

大型赛会的举办,首先是对城市冷链物流的保障能力进行考验,同时也需要能提供专业、特色与零散需求的冷链物流主体。从东京夏运会和北京夏运会举办后,大量国际物流企业的涌入可以看出,大型赛会对城市招引国际国内龙头物流企业有积极作用。
 
 
▲ 图2 羽田运转中心配送装运窗口

商超和餐饮业的冷链需求主要集中在加工和配送两方面,对发展中央厨房、冷链共同配送有促进作用。对冷链物流园区来说,将推动仓储型物流园区向能提供加工、配送、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的综合型冷链园区升级。
 
政府的重要政策对提升冷链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进入新发展阶段有重要意义。比如1965年日本政府发布的《为改善食品生活体系进行食料流通体系的现代化的倡议》,即《冷链倡议》,被视为日本进入“低温物流时代”的重要标志,直接助推日本冷链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作为冷链行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将加速我国冷链物流行业从快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型。

相关文章